• China 中國,  Hong Kong 香港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書法,  藝術

    筆意

    經常聽前輩們談學書之道,必定會提及到臨摹碑帖的心得,其中重點在於“揣摩筆意”。而何為筆意?實在甚少前輩書家詳述。或者是因為要用文字、語言來描述是比較困難。我試試用經驗來談談。記得去年曾沉迷沈鵬前輩的草書,買了他的“草書千字文”和“草書赤壁賦”,多番臨寫,總是寫不出半點沈鵬前輩的味道!後來想起清人劉熙載先生曾這樣說:“草書之筆畫,無一可移入他書。而他書之筆意,草書却要無所不悟”。此話若真,那麼沈鵬前輩的草書必定當中藏有很多他的楷書、隸書的奧秘?皇天不負有心人,終於讓我找到沈鵬前輩書寫過,寥寥無幾的“楷書千字文”。此後每天五百字,共連續寫了十五遍千字文,然後再從頭再習其草書,方感覺到有了少許沈鵬前輩的味道。 所謂筆意,我個人理解為:書家對於美感的潛意識,通過筆墨,展現在紙張上。這潛意識散佈於點劃、轉折、結構和整體的佈局之中,可以說是無處不在。我們在研習某家碑帖的特點時,亦同時應揣摩其所有細節,盡量領悟書者潛意識中想表達的美感。

  • China 中國,  Chinese Calligraphy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philosophy 哲學,  Tai Pei 台北,  Taiwan 台灣,  書法,  藝術

    筆墨緣 - 向修橋舖路的前人致敬

      與于右任先生的筆墨之緣,源於一本叫《歷代名家心經書法》的字帖。書中收錄了九位書法名家的心經作品,包括晉王羲之、唐歐陽詢、元趙孟頫、明文徵明和董其昌、清傅山和乾隆、近代于右任和溥儒。 第一次看見于老的墨寶,非常震撼,驚嘆世間有如此美的草書,啓動了我學習草書的動力。及後在網上大量搜尋于老的筆跡,亦從中知道了于老的人生和性情,更是敬佩萬分。 于右任(1879-1964),原藉陝西三原,晚清舉人,後隨孫中山先生革命,曾為長江大都督、陝西靖國軍總司令,1948年成為台灣第一任監察院院長。于老一生兩袖清風,熱愛國家民族,提倡保護中華文化。抗戰期間不忘收集保護古碑古帖,使之不為戰爭所摧毀。戰後毫不猶豫地將價值連城的收藏品贈送與西安碑林、故宮博物館及台北故宮等國家機構,何等胸襟! 于右任照片 -  攝影師張志奎作品 于老這種從不計較錢財的性格,台灣人很多都知道,尤其他的鄰居好友。每次有人求墨寶,他都有求必應,而且分文不收。張大千送他的生日賀禮,價值千萬元的字畫,他亦轉送了別人。于老性格可愛,晚年自己覺得以前所贈送他人的對聯不好看,便重新寫了很多草書對聯,贈送友人,希望友人將以前的換掉。 要說于老的書法成就,我個人認為到現在為止,無人能及。一般藝術家都是注重個人的藝術修煉,要分高低實在不容易。于老在書法上的修為,固然超然,而這種使其他藝術家無法站近的成就,是他為後繼者修橋鋪路,偉大的犧牲精神。 于老醉心草書,又覺前人草書各有寫法,由章草、今草和狂草,皆沒有統一書寫方法,大大減低了草書的實用性。因此,于老用了廿年時間,集合當時的書法愛好者,日以繼夜地整理前人的草書樣本,於1932年成立標準草書社,提倡易寫、易識、準確、簡美為原則,確立了廿七個左旁,廿三個右旁,七個字上和七個字下的部首草書寫法,另加雜例八項和通例難字表,使草書有法可依,有跡可學。《標準草書》影響深遠,我個人認為,不論你喜歡二王、懷素、張旭,都很難一下子學會,甚至要花上五、六年時間才學懂、看明草書的寫法。而初學草書由于老的《標準草書》入手,一年半載可讀懂草字,然後再由其他名家筆跡中吸收養份,可事半功倍。  

  • China 中國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Taiwan 台灣,  書法,  藝術

    《樂在其中》之 - 心慕手追

    上回說過,學習書法的過程是非常快樂而寂寞的。我們最古老的哲學家老子說過,文字及語言都不能盡表心中所思所想,因此最快樂與最痛苦也就變成最寂寞了。在書法的學習過程中,有很多困難和樽頸。我說樽頸,有很多前輩都會嗤之以鼻,以為我是自認到了什麼境界,才自誇什麼樽頸。非也!在臨摹前人碑帖時,很想盡快將前人的功力收為已用,在心慕手追的時候,不能得心應手,甚至無從入手,我稱之謂樽頸。 就以書法巨人王羲之為例,要學習其行草,必由懷仁集聖教序入手,而此碑是太宗命懷仁收集王羲之字粒刻碑而成,字經過石刻後當然有所偏差,而最大問題是字與字之間缺乏了連貫性。被譽為行書中世間第一的蘭亭序,文雖王羲之所出,但現今世上沒人看過真蹟,馮承素神龍版雖妙,其臨摹的原稿到底是王羲之真蹟,還是智永偽奉,還有待考究。 王羲之雖說師承衛夫人,但兒時學字,亦受其父叔影響,草書也曾學鍾、張。一個藝術大家,必是集各家之大成,經過反覆思考而演變而成。要學王羲之,如只臨摹他的碑帖,那也只是形似神不入。如何能形神俱似?最好當然是由他的老師們學起,重走一次書法巨人的道路,真不容易! 另一書法巨人于右任老師,台灣人尊稱他為于老。其書法成就前無古人,尤其對草書的貢獻巨大,被稱為近代草聖。于老乃清未進士出身,本已自幼習顏柳歐陽,聽說二十歲已寫王羲之行草有八九成似,中年由北魏碑入手,改變書風自成一家。晚年創立標準草書,造福後世,功高至偉。說起于右任,還有幾萬字可寫,還等下回再說。 跳進中國書法的大海,除了心慕你自己所喜愛的書家,還得手追他們學過的碑帖,當中困難重重,障礙多多,但又樂趣無窮。其趣味在於變化萬千而沒有絕對的把握。你說人生如果每天只做有把握的事情,那多沒趣!

  • China 中國,  Chinese Calligraphy,  Hong Kong 香港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書法,  藝術

    樂在其中

    2016丙申年,是我自己正式重拾毛筆,回到小學生時代學習書法的一年。本來是想利用寫字,讓自己靜下來,在忙碌的生活中反思一下,怎知就被偉大的中國書法,這個浩瀚大海吸了進去,不能自拔! 縱觀世界各地的文字,大多是以拼音為主,幾十個字母拼合成不同的發音,而以發音區別意義。中國文字最不同之處是在於有象形、象事、象意、象聲、轉注及假借,從而發展出四、五萬個獨立字;再加上自秦統一文字以來,書體的發展就有篆、隸、草、楷、行等不同寫法,使中國書法藝術的可持續性發展無限量地提高,遠遠超越其他文字。這是我們身為中國人應該值得驕傲之處,也是我們應該為這項藝術的薪火相傳盡一分力的原因。 學習書法的過程是非常快樂而寂寞的。古人五歲執筆學字,先由楷、行入手。顏、柳、歐陽的唐人楷書,方正嚴謹,筋骨型齊備。到了十歲,學王羲之行書,晉人的飄逸和靈活盡在其中。到了二十歲,文人學士的書風大至形成而類似,這叫做”館閣體”。在古人來說,這不是書法藝術,這只是工具。在今人來說,也不算,沒有創新,只重覆複前人絕對稱不上是藝術。 藝術不但不能只抄襲古人,甚至不能重複自己,踏入藝術之門,就是每天都在否定自己的昨天。今天回看昨天的作品,應該找到很多不滿意的地方,今天看去年的作品,應該覺得不堪入目。如果看一年前自己的作品,覺得還很不錯,那我這一年來的學習是白費時間了。 雖說藝術是創造,但亦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才能跨入這個大門。條件是什麼?就是先學習古人,吸收養份。懂葡萄酒的人就知道,一瓶上好的紅酒所用的葡萄,其樹必須是三十年至五十年才可用。剛剛種下的葡萄樹,樹根不深,所生長的葡萄味道單調,只能生產一些低價餐酒。三十年以上的葡萄樹,樹根深入地下各層,吸取的礦物成份皆有不同,葡萄的味道自然就豐富、複雜。所以書法研習者,必定擇其所好而學習數位,甚至數十位前人之作品,以吸取不同的書風。 中國書法界的前輩,形容學習書法藝術為:“採百家花,釀一家蜜。” 到底如何採?如何釀?那就要我領悟了,才慢慢說給你聽!

  • Life Style 生活,  philosophy 哲學,  Photography

    《水》的隨拍、隨想 Raindom Shoot & Imagine

    滂沱大雨的清早,望著如瀑布般的水柱,突發奇想,即取出相機拍下此照片。用了四千份之一秒的快門,將水柱還原,變回一粒粒的可愛小雨珠,原來,事物的形態,除了會隨著你的心態轉變而變,也會隨著你的快門改變而變。 古往今來,就有很多關於水的故事。聖經《挪亞方舟》故事裡的雨水,便成了上帝懲治世人,賞善罰惡的大將軍。我國哲學家在《道德經》第八章有上善若水的描述: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 而佛學家,更加用了水的特質,對照了一個大智慧的道理。如果世界是一個大海,每個人是一滴海水,你自認為自己是一滴海水,你就是活在此岸的色境;如果你認為自己即是大海本身,那麼你即是活在彼岸的空境。這就是所謂無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的無我之境。

  • China 中國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philosophy 哲學

    贈送的《心經》

    最近重習王右軍書法,每日必抄寫一兩小時,尤其喜愛《聖教序》,並將《聖教序》後段的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贈予各方好友,強迫朋友”欣賞”我的作品是我的強項。 唯獨不放心的一件事,很多人以為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》是什麼神聖之物,念一萬次,抄一萬遍,便能成仙成佛,或有什麼治癒、保佑之法,非也非也!《心經》乃是《大乘般若經》六百篇文章的撮要,所謂《心》即重心的意思。《大乘般若經》是佛祖弟子將其所說所行紀錄,亦正如新約聖經是耶穌門徒紀錄其所言所行一樣。 將《大乘般若經》三百幾萬字撮寫成二百六十字,殊非易事,鳩摩羅剎和玄奘法師將其引入中土,並將其翻譯成中文,是何其大智慧,所以希望各位朋友,不要婦孺般的迷信,所有的偉大哲學,都必須經過理解、融會,以至身體力行,才能有所得益。

  • French 法國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Wine 酒

    給一瓶酒付予感情和故事

    如何品嚐一瓶葡萄美酒?偉大的品酒師會教導你:觀其酒色、聞其酒香、品其酒體,酒色是紫色、寶石色等等,酒香又有花香、果香、紅果、黑果等等,最後酒體豐滿,帶有木桶付與的複雜度,是一支不錯的酒,大概二百多元吧!才二百多元?為什麼那些名莊酒,動不動就成千上萬大元,甚至幾十萬呢?理由在於這些產品已被付予感情和故事,聽似很抽象,實是很簡單。舉例說明,你的太公釀製了500瓶酒,太公生前很疼愛你,太公已仙遊,現在只餘下5瓶,有人打算買你太公的酒,除非那人出得起天價,否則我相信你是不會賣的。人類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,當某些東西付設了感情和故事,人就可以很不理智,有時候感情和故事能給與產品的價值,要比本身的實用價值高很多。法國人不但在釀酒技術方面出類拔萃,市場推廣亦是個中能手,他們懂得將感情和故事放在產品上,而且使全世界都趨之若鶩,能不佩服嗎? 這幾年,學習了如何經營法國的葡萄酒,法國酒幾乎每年都加價,理由有兩個:其一,法國氣候好,收成好,葡萄生長得靚,釀出來的酒靚,所以加價。其二,法國氣候不好,收成不好,釀出來的酒數量少了,物以罕為貴,所以加價!能不佩服嗎?

  • China 中國,  Henan 河南,  Life Style 生活,  Luoyang 洛陽,  Wine 酒

    何以解憂,唯有杜康

    中國飲酒文化源遠流長,最遠古可追溯至黃帝時期,用於祭典中的酒品。到底是誰發明釀酒,實在沒法可以考究,有人說是《儀狄》,有人認為是《杜康》。傳說中杜康精於釀酒,亦有說杜康便是酒的發明人,因此,中國大部份釀酒業者皆奉杜康為祖師,而自古至今,中國的文學作品中,皆以杜康作為酒的代名詞。魏王曹操在《短歌行》中便這樣寫,《何以解憂,唯有杜康》,意思是 “有什麼可以一解憂愁?唯有飲酒!” 時至今日,《杜康》已是中國一個酒業中的品牌,雖沒像貴州《茅台》一樣蜚聲國際,但由於總部在洛陽,河南一帶亦無人不知。河南人熱情好客,尤其對待新相識的友人、客人,必定用上酒精度50以上的杜康來招呼!在洛陽工作的時候,就親身經歷了被招呼的榮幸。話說剛落飛機的那個傍晚,便有人將我們接送到一所洛陽最有名氣的河南菜餐館,到達時已有十四、五人,大約坐滿了一圍枱。餐桌上放了七、八小碟的前菜,面前除了有碗筷之外,還擺放了一隻小酒杯,香港人俗稱的拜神杯。坐下不到兩分鐘,大家就開始站起來,輪流走過來敬酒,新朋友必須乾三杯,一邊喝下,另一邊已有人將你的酒杯給填滿,然後此起彼落,不停的三杯三杯,都是50度的杜康!眼見七、八小碟的前菜,還好好的原封不動,已有人在地上嘔吐!中國是個禮儀之邦,要令客人賓至如歸,大吃大喝自然少不免,但有時候,中國人那種不乾杯等於不給面子的說法,是否將朋友與仇人的定義混淆了! 明朝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有這樣說:”其清如水,味極濃烈,蓋酒露也。辛、甘、大熱、有大毒。過飲敗胃傷膽,喪心損壽,甚則黑腸腐胃而死。與姜、蒜同食,令人生痔。鹽、冷水、綠豆粉解其毒。” 意思就是:”酒若過量,便是穿腸之物!”。。。切記切記! 羊肉湯泡麵 聽說由於洛陽人經常喝烈酒,早上吃一碗羊肉湯泡麵,以增加胃中的脂肪作為保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