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,一切都是修行。學習是修行,工作是修行,和家人﹑朋友相處是修行,面對逆境是修行,面對順境一樣是修行。今天我們來談談書法的修行。
或許在人生的某個時間,你會因為某個人,或某個場合,某本書籍,甚至某一個字而使你興致勃勃地想進入書法的大門,這是緣份。在學習書法的最初,你會發覺並非如你想像般的輕鬆。首先每次練習的前後,都有很多程序和準備,練習的時候,手指手腕手臂都會很累。初學者必定會有一萬次想放棄的念頭。如果你堅持下去,慢慢地你會找到當中的樂趣,從而能克服苦﹑悶和寂寞的感覺,最後你由“寫字很悶”變成“不寫字很悶”,你成功地完成了第一項修行,你會明白,既然一定要去做的事,心態上不是要去克服什麼,而是要去享受什麼。當你窮的時候,要怎樣享受窮苦,當沒有人陪伴的時候,要怎樣享受寂寞。
學習書法大多由臨帖開始,當你的啟蒙老師開始教你臨寫你人生第一帖的時候,你可能以後一生人都在寫這位古人的字跡,可能寫得有幾分相似,可惜的是你永遠跳不出這位古人的圈圈。初學楷書,一般老師都會推薦唐楷,例如歐陽詢的九成宮﹑顏真卿的多寶塔﹑柳公權的神策軍等等。不論是何家何派,時間一長,你多少會寫得幾分像。慢慢地你就會得到一些讚賞,例如說“你的字真漂亮,像極顏真卿。” “像某某書法家”成了你的資產,同時也成了你的枷鎖。作為一門藝術的追尋,書法的最終目的地,並不是要寫得像某個前人,而是要在博覽眾長之後找到自己的真性情。正確的臨帖方程式是,當你完成第一帖後,進入第二第三帖時,必須毅然忘卻你之前的資產,全心全意地去品味新一帖。這是另一種修行,叫做“有捨才有得”。
在悠悠三千年的中國書法歷史長河之中,最閃閃生輝的明星,要算是這位晉右將軍王羲之。大唐貞觀帝皇李世民極度推崇之下,王羲之書法成為所有翰林墨客﹑王孫貴族及功名追逐者的必修課程。而千千萬萬摹臨者當中,能夠脫穎而出,名留書法青史的卻寥寥可數。初唐﹑盛唐及至中唐的著名書法家,如歐陽詢﹑虞世南﹑褚遂良﹑顏真卿等等,無不是從學習王羲之書法的主流中走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。及後一千七百年至今,王羲之書體依然是主流,而成功留名者依然是從主流中走出自己風格的書家。近代最成功的書法家于右任曾經這樣說: “平日我會常常留意別人寫的字,看看哪個好看,自己有沒有改進的地方,但寫作品的時候,我一定會任其自然,寫自己最自在最舒服的字。”如果有一天,你已經有了一種自己風格的字體,一種寫時很舒服,看上去很自然,沒有半點造作的字體,這種字體也就是傳達你自己神韻的媒介。恭喜你,你找到了自己。所謂明心見性即是佛,在人出生落地,學行學走學說話的時候,你就開始一點一滴地迷失自己。模仿學習別人容易,了解自己甚難。這可能也是書法修行中比較有難度的一項。